靜的修養 五忠 盛超然
靜,是一種修養,比如在靜定時,那時的靜就是一種修養。但靜有時不是不發出聲音。比如在唱誦時,雖然是發出聲音,但心還是靜的。靜還是一種專注,比如有些人在畫畫時,雖然手在動,但他專注於畫畫,這也是一種靜。
在靜定時,腦子裡會發出一種波動,這種波動叫ą波,這個ą波可以開發你的想像,這就是我說的第一種靜,這種靜就是一種修養。而在唱誦時的靜,也是一種靜,這種靜是一種心靜。這個“心”不是指心臟,而是一個控制你的思想的東西。你是在動,但你的思想、你的心都是靜的,這種靜也是一種修養。這種靜和之前所說的專注是差不多的。
有一次,我在寫家庭作業時,我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做,我就有點心浮氣躁,爸爸過來跟我說:“你要靜下心來,要專注。”我漸漸平靜了下來,我就想出來了,爸爸後來說讓我常常練習靜定,沒過多久,我就找到了靜定的好處,我發現我在靜定時思維比原來更廣闊,靜定完心情也舒暢許多。
南爺爺說過,“你如果兩腿盤起來,閉上眼睛,不言不語,耍把戲一樣,心裡的亂想會越來越多,這不是真正的靜”。在大學中也有一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就是說:知道要停止時你就能定下來,定下來就能靜,靜之後才能安定,安定下來就能思慮,你去思慮,去思考就可以得到一些身心的舒暢等。
靜,就是一種修養,它可以修養我們的身心,就像《誡子書》裡說的“靜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