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

提起非洲,我們的腦海裡會浮現出什麼?是浩瀚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還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埃及金字塔?是壯烈澎湃的維多利亞大瀑布,還是令人膽戰心驚的索馬裡海盜?也許我們的想像就像奔跑在一望無際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一樣豐富,但是提到非洲似乎“貧窮”和“饑餓”是我們永遠都無法回避的話題。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凱文卡特《饑餓的蘇丹》?照片裡一隻兀鷹正虎視眈眈等候獵食著一個即將餓斃跪倒地的女童。

古語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這樣一個平均每天就有1.4萬名5歲以下幼童因為營養不良和傳染病而死亡的國度,我們該用什麼去和他們探討精神文化,去奢談“文明”的力量?但就是來自這樣一個地區的二十幾位孩子卻用不懈的努力向我們傳達出了“中華文明的力量”。

“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的中國功夫被他們在舞臺上演繹的酣暢淋漓;“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的《弟子規》在悠揚的唱誦中讓人耳目一新;青松明月下的臺灣民謠、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情系雪域的青藏高原……這讓人應接不暇的一幕幕已經讓我們忘記了黑皮膚和黃皮膚的區別;我們只是在一起共同感受屬於我們的泱泱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魅力。

孔穎達《易·乾》:“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文明是文采光明;文明是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文明更是懂得珍惜每一粒糧食;懂得隨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手牽手一起讓世界充滿愛。

這些平均年齡只有十多歲,每天還在為著溫飽發愁的孩子讓我重新認識了非洲;也讓中華文明在我心中的能量愈發強大;作為四大文明僅存的一支、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作為國家未來的少年們,我們有責任讓中國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和傳播;因為一個民族不可無文化,一個國家不可無少年;因為“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

戚飛虎 老師